2025-05-02 星期五

首页 · 县域

鲁南新闻 手机官网
临沂市蒙阴县创新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

作者:孙锐 圣虎    2023-02-12 12:06:13

阵地主题化 理论故事化 志愿嘉许化




  如何激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让文明实践阵地“专”起来、用起来?去年以来,临沂市蒙阴县立足当地特色、做好理论学习、完善志愿机制,通过“阵地主题化、理论故事化、志愿嘉许化”,促进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用有效发挥,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功能明显提升。一个个主题鲜明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正如一朵朵盛开的鲜花,把文明的馨香送往千家万户,把蒙阴大地装点得分外美好……


  主题鲜明有底气




  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蒙阴县启动“一镇一品、一村一品”活动,注重每个村的“闪光点”,全面放大优势效应,将其打造成农村干部群众引以为傲的文化阵地,让基层群众说起来有底气、做起来有动力。目前,全县60%的村居找到了特色优势,建起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主题室、主题角。


  在常路镇大张台村的手造文化主题文明实践基地——煎饼文化产业园里,亮相北京“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的“盛世花开”煎饼花的创作者徐海霞,正在为慕名前来的近百名蒙阴县银桥技校传统手工艺培训班的学员,讲述进京展的故事。该基地依托传统手工艺,用“小载体”做活文明实践“大文章”。桃墟镇百泉峪村打造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展现了村子由穷到富的发展历程和“两山论”的蒙阴实践。垛庄镇利用红色资源打造沂蒙精神主题文明实践基地,在全县中小学生中开展红色研学,在他们心中播撒红色的种子。随着文明实践基地专起来、用起来,主题新颖、各具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阵地在蒙阴落地开花。


  “讲故事”方式接地气


  蒙阴在“讲故事、学理论”活动中,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等系列丛书中的鲜活故事整理成册,采用“县委指导—乡镇示范—村居跟进”的模式,建讲学课堂、设理论讲学日,层层示范引领,定期抽测督导,评选典型巡回宣讲,深化“悟好新思想历程、讲好新时代故事、学好二十大精神、办好老百姓实事”活动,开发宣讲小程序,精选280多个理论学习视频并在城镇社区、广场景区、学校村居等处设置宣讲打卡地、主题长廊、学习角,供干部群众随时随地扫码观看学习。目前,全县组织“讲故事、学理论”活动5200余场次,以“讲故事”的方式,用接地气的语言,让“学理论”变得更鲜活、更立体、更具感染力。


  “村里人最感兴趣的就是《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笊篱坪村就是当年的一个知青点,我们对书里的知青生活有着深刻记忆,每次我讲完,大家还要讨论讨论。”岱崮镇笊篱坪村党支部书记杜连才说。“用蒙音讲党音、让党音遍蒙阴”成了当地的普遍现象。面对旧村改造未搬迁户,垛庄镇垛庄村采用班子成员轮流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棚户区改造的故事+搬迁村民“现身说法”的办法,进行说服教育,推动村里拆迁搬迁速度大幅度提升。该村党支部书记刘武说,“理论故事化”真正让党的理论政策在基层入脑入心、开花结果。


  助“愿”行动聚人气


  “志愿者是好人,但不可能是超人,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照顾,要让志愿者为全社会所尊崇。”为此,蒙阴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完善文明实践积分兑换机制,让志愿者物质上有受益;组织最美志愿者、最美志愿项目等评选;积极探索嘉许立体化机制,专门成立了由110余家企事业单位组成的关爱礼遇志愿者服务队,促进了志愿服务蓬勃发展。去年以来,县、乡、村各级1300多支志愿服务队开展了“五为”志愿服务活动4700次,受益群众10万多人次,“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志愿服务理念渐成声势。参与婚姻家庭辅导577例、帮扶302个家庭走出困境的志愿者郑庆芬,一直有成立社区家庭教育工作室的心愿,县妇联积极联系对接,近期工作室挂牌成立。郑庆芬说:“社会各界对我们志愿者无微不至的关怀帮助,让我们开展志愿活动更有激情,更加主动了。”


  一个个创新阵地、一次次暖心服务、一桩桩惠民实事,犹如一粒粒文明的“种子”,悄然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涌现出最美志愿者王德江等大批“高人气”的志愿者,塑造了“崮乡有爱、志愿有我”“崮乡有爱、志愿无忧”两个品牌,志愿行为引领蒙阴县走向崇德向善“文明高地”。




  市政协副主席、蒙阴县委书记王丽云说,蒙阴县“阵地主题化、理论故事化、志愿嘉许化”的建设路径,成为破解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利用率低、教育浮于表面、志愿服务单一等问题的有效措施,并发挥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

来源:鲁南经济网 编辑: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