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2 星期五

首页 · 县域

鲁南新闻 手机官网
临沂沂南:“县强、乡活、村稳”构建医疗服务新格局

作者:李晖    2023-04-06 18:00:14

       鲁南经济网讯  乘着春风,沂南县传来好消息:短短5个月150天,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成效喜人。由此可见,沂南县医改推进的力度、精度、深度和广度。




  2022年11月,沂南县坚持破立并举、边破边立,启动实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撬动县域医疗资源科学布局、合理配置,组建县级公立医院为龙头、卫生院为枢纽、卫生室为基础的医疗集团,实行集团内“七不变”“六统一”管理模式,即机构名称、性质、编制、法人资格、职责、政府投入和支持政策“七个不变”,行政、人员、财务、业务、药械和信息化“六统一”管理。在“两个允许”“三医联动”支持政策上取得重大突破,按照“总额预付、结余留用、超支不补”原则,对医疗集团的基金分配实行“打包付费”管理,激发医共体运行活力、服务效力和发展动力。


  3家医疗集团成立不久,便经受了一次大考,那就是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各医疗集团更是成为了“主力军”。这期间,集团总院实行专家组“分片包干”,第一时间到各分院巡诊、指导,缓解卫生院救治压力,确保患者安全,同时将乡镇卫生院的骨干医护人员选到总院,跟随总院专家全程制定治疗方案、查房等,为基层培训救治人才。各医疗集团发挥医共体优势,畅通“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诊、上下联动”的就医渠道,打破了原来医疗机构之间互不隶属、割裂无序的传统格局,保障了大院没挤兑、小院可承受、社区底板未击穿,医共体成为当之无愧的群众健康“守门人”。


  “县强、乡活、村稳”是沂南县医共体改革方向目标。该县加强与国内知名医院的联盟、共建等,注重引进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在县级医院落地实施。采取人才下沉、技术下沉、理念下沉、管理下沉等多种方式,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匮乏、设备不足、诊疗能力不强、质控体系不完善等系列问题。同时,完善县域内影像、心电、检验、病理、远程诊疗中心,将集团资源优势辐射延伸到农村卫生室,推动乡村医生队伍能力提升,以信息手段助推县乡村医疗服务同质化。加大财力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近10亿元分别为第二、第三医疗集团新建8.4万平方米、600张床位和4.6万平方米、320张床位的新院区,新建20处农村标准化卫生室,重点打造6处区域医疗次中心,构建15分钟医疗健康服务圈。


  医共体的建设核心在于“共”字,如何才能保证成员单位在推进工作过程中同频共振、同心同力?党建引领是关键。沂南县加强医共体建设,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将党支部建在科室和卫生院,党小组建在班组和卫生室,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卫生院吃不上饭,乡医不愿干,医保不够用,县里治不了,病人向外跑。”这曾经是沂南县的窘况,如今正是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要解决的难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是沂南县推进医改的“牛鼻子”,也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破解医疗困局瓶颈的探索和突破。改革后,最大化发挥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组织形式从单体医院向集团化融合,进而向全县协同、全域统筹转变;服务方式从被动等医上门向主动下沉一线、加固底板转变;发展方向从以治病为中心向医防融合转变;运营成效从单纯保吃饭向内涵提升高质量发展转变,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构建分级诊疗、合理诊治及有序就医新格局,全面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沂南县医共体改革越往前走,越关系内涵和细节,触及深水区。下一步,沂南县将继续紧扣民生福祉,着力破解改革路上的各种难题和阻力,将沂南新时代医改进一步走深、走实、走稳,走出沂南实践答卷!”沂南县县委书记侯占夫信心坚定地说。

来源:临报融媒 编辑:思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