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2 星期五
鲁南新闻 手机官网
蒙阴街道 搭建“乡村振兴合伙人”平台 探索共建共赢新模式

作者:刘玉霞    2023-07-05 10:44:16

       蒙阴讯  蒙阴街道依托“乡村振兴合伙人”制度,构建“打通两方堵点、建立三张清单、坚持四项原则”的234工作推进体系,探索共建共赢新模式,创良好平台,促合作发展,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实现共同富裕。


       一、打通供需两方堵点,实现合伙结对共建共赢

       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优势互补的原则,蒙阴街道依托“乡村振兴合伙人”制度,探索“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产业示范”新模式,为企业、村集体搭建无缝连接的合作平台。把企业和农村有效连接起来,高效匹配供给和需求信息,以项目实施为抓手,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和分配机制,以党建引领聚合力,打通村企两方在资金、技术、人力、土地等资源要素交换流动上存在的堵点,联合共建,实现共赢,提升乡村振兴的美誉度。


       二、分析研判解决难点,建立三张清单

       成立乡村振兴合伙人专班统筹指导,村企分析研判,通过召开要素分析会、村企座谈会、项目对接会、村情发布会等,全面细致梳理各村(社区)和企业资源优势、需求意愿和短板弱项,建立供给要素、需求意愿、风险评估三张清单。


      供给要素清单,包括村庄及城市社区可盘活利用的闲置院落、厂房,土地、劳动力、合作社、优质农副产品等资源要素和企业的资金、技术、产品、销售等优势要素。


       需求意愿清单,包括村庄及城市社区对资金、人才、技术、销售渠道等发展需求和企业对土地、厂房、劳动力、原材料等资源需求。


       风险评估清单,梳理村企合作发展过程中潜在的风险隐患,按照不同合作模式,分类建立风险预估清单,实行全过程风险管控,最大限度避免风险发生。


       三、坚持四项原则探索共同致富新模式

       在具体操作中坚持四项原则,充分尊重村企意愿,分类搭建切合乡村实际、满足创业意愿的舞台平台,实现精准招募合伙人。


       坚持自觉自愿、量力而行原则,寻找人才合伙人。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和技术人才自愿参与,协商确定合伙形式、内容和利益分配方式,不强迫命令,不包办代替。向有知识、懂技术的人才敞开大门,鼓励青年人才返乡创业,并提供优惠政策,让这些人才帮助解决乡村产业升级,农业成果转化等技术难题,为乡村发展带来技术动力。


      坚持义利兼顾、以义为先原则,寻找乡贤合伙人。乡村管理更多的是依靠“人治”,乡贤做为村子里有威望和话语权的人,了解当地乡土文化,可以更好地和不同群体沟通并凝聚群众力量。他们成为合伙人可以利用自身人脉和资源优势,更好地招募谋划,积极到村投资兴业,创建多元化投资格局,协助推动乡村振兴。


      坚持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寻找产业合伙人。聚焦蜜桃、板栗、苹果、樱桃及蜜蜂养殖等产业,进行产业链“招商”,合伙人以自动化设备、技术专利等形式入股,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坚持村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推动双方建立稳定持久的合作关系,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活力。


       四是坚持因地制宜、就近结对,寻找创业合伙人。本着就近结对的原则,统筹安排村企合伙共建。大田庄村党支部书记王义庆通过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探索产业发展及村集体经济增收新路径,尝试“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示范”新模式,2022年以流转土地20余亩的形式入股,与蒙甜蜂业合作成立了蒙阴县嗡嗡乐农业专业合作社,聚合专家、蜂农、企业、蜜源资源,借助当地特有的地理资源、人文资源和系列蜂产品的独特优势,实现产业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服务当地蜂业进一步加快发展,拓宽了周边村民增收渠道,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4万多元。真正实现“企发展、村增收、民受益”的链式共赢。

来源:鲁南经济网 编辑:思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