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彬彬 于宁 2023-09-01 10:02:05
沂南讯 为老、为小、为困难群体、为需要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群体、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是重要的民生工作,也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临沂市沂南县辛集镇辛集村围绕“五为”服务需求,启动“辛”相印幸福家园民生综合体项目,开展“五心”关爱帮扶,将志愿服务做细、做实,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
用孝心打造“为老”服务“主阵地”。辛集村借助县派第一书记有利机遇和镇驻地位置优势,充分整合民政、医疗、文化、文明实践等部门资源,打造了“辛”相印幸福家园民生综合体项目,建设有孝心养老食堂、康娱活动室、洗浴室等功能场所,常态化的为老年群体提供助餐、助医、助洁、助娱乐、助康养等服务项目。其中孝心养老食堂作为“为老”服务主阵地,坚持“政府+集体+社会+个人”的运营模式,组建了1支由党员、公益组织、爱心个人组成的志愿服务团队,常态化为村内75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就餐,70岁以上老人“一元就餐”服务,切实解决村里老年群体“一餐热饭”难题,全面提升老年人晚年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用贴心做好“为小”服务“主心骨”。为解决孩子放学早,家长不便接,老人无力教,看护不放心的难题,辛集村在民生综合体开设“四点半课堂”,积极组织“五老”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以及部分赋闲学生家长担任课堂教师,为孩子提供作业辅导、陪伴阅读、开展各类娱乐活动等服务,有效解决“接送难”“看护忧”难题的同时,还为常规教育教学做出了有效的补充和延伸,辅助提高了未成年人教育质量,减轻了家长的看娃负担,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提供了“辛”样板。截至目前,“四点半课堂”共托管学生超过500人次,服务家庭20余家。
用爱心唱响“为困难群体”服务“主旋律”。为做好生活困难群体照护服务工作,辛集镇在辛集村民生综合体打造了“沂蒙大妮”工作室,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第三方服务公司培训了12名专业服务队员,上门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提供“6大类26项”居家照护服务,依托信息化管理平台对服务项目实时监管,确保服务有效优质。同时,辛集村充分融合网格化管理平台建设,在网格内招募特困群体照护志愿者,加强与特困群体的沟通联系,构建起“政府兜底、社会参与、专业服务”的特困人员居家照护新格局,全面提升服务“覆盖面”。
用热心发动“为需要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群体”服务“主力军”。为给困难老人提供物质帮助和情感慰藉,解决老人“无人照看”“生活质量低”“精神孤单”等问题,切实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提升困难老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辛集村创新开展的“问需于民”个性化志愿帮扶活动,以“需求+订单”的方式,发动网格志愿者精准上门为老人提供卫生清理、被褥清洗、聊天解闷等服务,并根据老人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疏导,帮助老人摆脱心理寂寞和精神孤独,保持乐观健康的精神状态,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品质。
用公心抢跑“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主赛道”。为满足不同群体的生产生活需求,不断扩大志愿服务的覆盖面和参与度,辛集镇抢早抓先,提前谋划,用公心抢跑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主赛道”。辛集村民生综合体内建设有慈善积分超市,通过探索“志愿服务+美德信用”积分制管理服务模式,组织开展“好媳妇·好婆婆”“美在农家”“文明家庭”先进模范评选,激励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志愿服务行列,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文化惠民演出、理论知识宣讲、全民参与阅读、体育健身事业等各项服务工作开展,着力为广大村民创造一个宜业宜居和美新乡村环境,提高村民生活幸福感、满意度,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积蓄“辛集”力量。
来源:鲁南经济网 编辑:思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