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1 星期四
鲁南新闻 手机官网
山东沂南:集聚四类人才 激起乡村“一池春水”

   2024-11-27 16:51:35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近年来,沂南县立足乡村需要和产业发展需求,因地制宜、因才制宜,重点抓好产业人才、技能人才、电商人才、文旅人才“四类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引育管用机制和激励保障体系,赋能乡村可持续发展。


壮大产业人才队伍


沂南是农业大县,拥有沂南黄瓜、孙祖小米、双堠西瓜等一大批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但也面临产业转型、技术升级等问题。近年来,坚持把培育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农人作为重点发力点,制定出台《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方案》,不断招引归雁返巢创业,助力特色产业向新、向优、向精发展。马牧池乡刘成才就是引进的新农人其中一员,2016年被家乡人才招引政策吸引,返乡创建盛世庄园发展有机瓜果蔬菜种植项目,探索发展了高效订单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把原本普通的瓜果进行改良,贴上新标签、打出了新品牌。


回引只是一个方面,抓好本土产业人才的培育也作为一项重点任务。为此,沂南县积极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分产业、分类型、分层次开展乡村人才创新创业技能培训,有效推动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源转化。目前已建立56处新型职业农民实习实训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培训新型职业农民7.3万人次,带动发展乡村人才创业项目110余个,新农人队伍建设成效逐渐显现。


深挖乡土技能人才


徐公砚、根雕、阳都草编、陶艺泥哨……这些都是沂南非遗技艺,有的还被入选省市保护名录,但也面临着传统技艺人才后继无人、技艺濒临失传、产业带动不强的问题。沂南县把乡土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通过开展摸底、组织培训、扶持发展等措施,引导人才在乡村产业振兴中充分释放活力。


扎实开展乡村实用人才全覆盖摸底,从事美术绘制、雕刻工艺、编织扎制、烧制锻造、食品制作等领域传统乡村手工艺人,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抓好定向培育,一方面邀请民俗协会专家、手工艺传承人等,以现场讲解+手把手教学的方式,分类培育手工艺人。另一方面开展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比赛,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不断提升整体制作技艺水平。注重扶持产业发展。立足传统技能、非遗项目散、乱、小的特点,县级层面设立工作专班,在相关乡镇成立工作小组,县乡联动开展传统文化产业规模化发展。例如老鹊窝国槐茶非遗工坊采取非遗工坊+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工坊与基地和农户签订订单生产合同,严格按照保护价回收,保护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发展种植基地220亩,带动农户80余户,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在这样传统保护和技能人才培育背景下,沂南县非遗工坊发展到24处,其中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7项、市级42项,获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5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6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67人。


广泛集聚电商人才


近来,一个名为“保卫蛋蛋的禽蛋销售品牌,活跃在天猫、京东、抖音等各大电商平台。其创始人樊树声依托电商渠道,短短几年时间就把公司发展成为颇有知名度的蛋类品牌公司,销售产品涵盖十几个品类、70多种规格,年销售额超5000万元的小巨蛋


像樊树声这样的电商人才在沂南还有很多,在“互联网+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沂南县积极搭建电商人才发展体系,激活创新创业活力,为乡村特色农产品打开了全新的销售渠道,重塑农产品价值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为农民增收注能。一方面,抓定向扶持。联合金融机构率先推出50万元-100万元无抵押、无担保、通过平台流量授信的电商发展贷,累计为靖涛电商、众诚电商、沂蒙大妮等十余家电商企业发放贷款授信金额近千万元。专注创新型和实用型电商人才培育,在延伸传统电商平台基础上,加大对短视频、直播带货等新模式的培训。目前,全县共有3万人从事电商行业,打造头部品牌10余个。另一方面,抓平台孵化。高标准布局建设知微电商产业园、帅克电商物流园2大专业电商园区,面向农村返乡大学生、致富带头人、自由职业者、退伍军人等人群入驻孵化,各类网红爆品层出不迭。其中,帅克电商产业园已吸引国内外40余家知名宠物食品品牌入驻,全产业产值达近20亿元,以直播电商为牵引、产业共兴共促的全链条发展新格局已初具规模。


激发文旅人才活力


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在沂南县一个名为《跟着团长打县城》的沉浸式体验项目火爆出圈,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体验。早在2017年,为了适应红色旅游市场旺盛、旅游需求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沂南县依托优质的生态和红色文化资源,引入上海戏剧学院团队打造红色主题的沉浸式演出综合项目《沂蒙四季》,补齐了沂南县缺乏大型、创新性红色演艺项目的短板,有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撬动文旅产业升级蝶变。


沂南山清水秀,生态怡人,文旅资源丰富,先后建成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竹泉村、智圣汤泉等A级以上景区14家,其中4A级景区6家。为了更好地壮大文旅产业、带动全域旅游,沂南县以文旅融合产业项目开发为牵引,统筹推进文化艺术、公共服务、乡村运营、创意策划等领域的人才发掘、培养工作,培育了民宿管家、乡村规划师等一批新型职业,也开辟了乡村人才就业新渠道。在铜井镇竹泉村民宿群里,毛培娟作为一名民宿管家,主要负责为游客提供住宿、餐饮服务和休闲旅游体验,每天接待游客上百人次。她自己也没想到,还能在乡村里找到心仪的工作。另外,为更好地提升人才技能,沂南县整合3家职业技术培训机构,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邀请专家现场教学和网上教学等方式,引导当好行家里手,实现文旅产业和人才发展的双向奔赴。

来源:人民网 编辑:子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