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1 星期四
鲁南新闻 手机官网
串珠成链 总书记为县域经济发展开良方

   2025-03-20 19:37:20

       317日至18日,全国两会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距北京2000公里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贵阳市,开启了今年两会之后的首次地方考察。




       在听取贵州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总书记为县域经济发展开出良方:要立足县域产业基础,注重分工协作,错位发展、串珠成链。


       连接“城尾乡头的县城,涵盖城镇与乡村,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载体。近年来,县域产业百花齐放千亿大县夯实中国经济底盘,县域游”“乡村游频频出圈……


       但不可忽视的是,面对高质量发展要求,我国县域富民产业还存在不少短板。有的产业链条短,资源集聚能力不强;有的存在同质化现象,产业特色不突出;有的传统支柱产业走弱,转型升级难。


       此次,总书记来到贵州考察,提出立足县域产业基础,“错位发展、串珠成链,正是基于县域经济发展短板提出的科学方法论。


       如何理解“错位发展、串珠成链?首先要明确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石——精准定位特色产业、发展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是县域经济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的集中体现,是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赴各地考察时,多次走进乡野田间,强调做好“土特产文章,其中蕴含的正是因地制宜的发展思路。


       近年来,我国多地持续发力县域富民产业,如陕西柞水的木耳产业、山西平遥的文旅产业、山东曹县的汉服产业、浙江乐清的电气产业等。这些因地制宜打造的县域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了示范作用。


       “错位发展,正是要求各地在精准定位产业时,探索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的产业发展路径。此次在听取贵州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针对贵州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地貌特点,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培育具有持久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主导产业。



       202346日,游客在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怒溪镇骆象村生态茶园体验采茶乐趣。


       再看“串珠成链。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壮大县域富民产业进行了专章部署,提出要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如果说推进转型升级和实施精品培育是为发展县域经济遴选优质苗,那么产业集群就是串珠成链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致富田


       当前,我国不少县域仍以农业及相关产业为经济主导。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传统农业接二连三,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正是串珠成链的内在要求。


       县域并非“孤岛,打破地域界限,加强与毗邻地区的协作配合,不仅能助推产业链供应链跳出低端锁定,更是实现错位发展、串珠成链的有效途径。


       以贵州为例,近几年该省鼓励各县取长补短,结合资源禀赋明晰产业定位,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商则商,培育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和经济板块,放大集聚效应,涌现出一批卓有成效的县域经济发展典型。


       赤水河畔,白酒产业从一家独大转为集群发展;铜仁江口,飘香的抹茶走向世界;修文县的猕猴桃、余庆县的水稻实现全产业链发展……一个个主导产业串珠成线、连片成带、集群成链,成为支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崭露头角。这些正是我国县域尝试错位发展、串珠成链的生动例证。    


       县域强,则全域强;县域兴,则全省兴、国家兴。无论是“错位发展还是串珠成链,其核心都在于实现城乡优势互补、协同共进,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正如总书记所说,要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在产业发展中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来源:央视网 编辑:子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