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7 17:34:39
鲁南经济网讯 在乡村发展的浪潮中,小田庄村以实干为笔、创新为墨,从组织、生态、文化、人才、产业五个维度破局,走出了一条宜居宜业、富民强村的特色之路,让昔日乡村焕发全新活力,成为基层发展的生动范本。
组织引领:筑牢乡村发展 “主心骨”
小田庄村以服务村民为核心,强化基层组织凝聚力,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通过搭建多级联动机制,组建“党员先锋”“邻里互助”“巾帼服务”等志愿队伍,常态化开展环境整治、助老帮困等行动;主动解决村民急难愁盼,牵头推进环村路维修、合作社建设,破解“出行难”“卖货难”问题;联合专业力量开设“法治课堂”,组建“村民调解队”,成功化解邻里纠纷40余起,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让乡村治理既有秩序又有温度。
生态蝶变:打造宜居乡村 “新样板”
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小田庄村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实现从“脏乱差”到“洁净美”的华丽转身。累计修建道路16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72盏,让“户户通道路、夜夜有光亮”;巧用边角地、闲置地打造7处微景观,推进庭院绿化与经济作物种植结合,形成“三季有花、四季见绿”的田园风貌;将荒废空地改造为文化广场,配备42套健身器材,成为村民休闲健身、邻里交流的好去处。如今的小田庄,既有乡村的宁静质朴,又有现代生活的便捷舒适,生态优势正转化为村民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文化赋能:激活乡村精神 “源动力”
小田庄村深耕文化传承与新风培育,让乡村文明焕发新活力。在传承上,积极收集保护乡村记忆,鼓励剪纸、地方戏曲等传统手艺传承,组建“跑八仙灯”演出队,逢年过节开展巡游活动,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在设施建设上,打造高标准综合文化站、文化广场,配备图书室与健身器材,满足村民多样化精神需求;在乡风培育上,完善村规民约,设立“善行义举四德榜”,评选“好媳妇”“好婆婆”,通过“红白理事会”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减轻村民负担,形成淳朴向上的乡风民风。
人才支撑: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小田庄村坚持“内育本土人才、外引优秀力量”,为乡村发展汇聚智力资源。对内聚焦高素质农民培育,围绕特色种养、电商销售开展精准培训,培育出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田秀才”“土专家”,引领产业升级;对外优化创业环境,出台配套扶持政策,吸引大学生、务工青年返乡创业,带回新理念、新技术。如今,村里的“新农人”们把手机当“新农具”、直播作“新农活”,通过镜头推广蜜桃、秋月梨等优质农产品,破解“增产不增收”难题;同时筹建乡村人才库,营造“人才愿来、能留、善为”的良好氛围,让人才成为乡村发展的“生力军”。
产业强基:铺就村民致富“快车道”
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小田庄村构建“现代农业为基础、特色加工为支撑、休闲业态为补充”的产业融合格局,推动“产业强村”建设。在农业发展上,推进特色化、规模化种植,保障粮食稳定供应,同时拓展“种养结合”模式,实现生态循环发展;以本地果品产业为核心,开展农产品初加工,将鲜果制成预包装产品,借助互联网拓宽销路,并规划冷链仓储配套,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在新兴业态上,融合农业体验、亲子娱乐,打造近郊休闲目的地;通过村合作社构建“合作社+农户+电商”模式,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将分散农户凝聚成产业联合体,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从组织有力到生态宜居,从文化繁荣到人才汇聚,从产业兴旺到村民富裕,小田庄村以五维协同之力,书写了乡村振兴的精彩答卷。未来,这里将继续以创新谋发展、以实干促提升,朝着更美好的幸福乡村稳步前行。(通讯员 李长燕)
来源:鲁南经济网 编辑:子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