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上午,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我市全市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牛树超 市安委会副主任、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朱建红 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朱崇文 市应急管理局基础科科长
主持人
刘琳琳 沂蒙精神研究中心副主任
2022年,临沂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十五条硬措施、省“八抓20条”创新举措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不断压实安全责任,强化源头预防,严格监管执法,全力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隐患,坚守安全底线。全市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31.07%和18.42%,未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形势总体稳定。重点工作开展情况介绍如下:
01建立常态长效监督问效机制
一是细化职责明责。出台《以明责履责问责为牵引推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的通知》,细化部门监管、行业协调、执法检查等8个方面安全责任,压实安全生产责任链条。
二是推动履职尽责。国庆节、党的二十大期间,建立“5+1”运行机制,成立包保督导、执法检查、暗访督导等5类工作组,全员下沉一线保安全,每早一次晨会,推动工作落实。开展4轮季度执法考核,覆盖16个县区(开发区)、27个行业领域、162个乡镇街道(园区),推动各级各部门履职尽责。
三是严肃失职追责。联合市纪委监委建立“一台账、两清单、双责任、双问责”监督机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召集召开专题会议,剖析查摆问题、研究整改措施,高位推动落实。
02持续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一是面上全面覆盖整治。围绕冬奥会、“两会”、党的二十大、岁末年初等主题,发动市安委会14个专业委员会,聚焦18个重点行业领域,全年不间断开展了4轮攻坚行动,累计查治隐患50.1万项。
二是线上精准化解风险。建立安全生产专线风险研判化解机制、“双周暗查明访”机制,聘请独立第三方,完成民航、消防、建筑施工、燃气等10个行业领域诊断查体,形成9期研判报告,指导县区、部门有的放矢改进安全监管工作。
三是点上创新治理模式。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主动承接应急部安全生产视频智能分析应用试点、粉尘涉爆企业风险监测预警联网试点,取得阶段性进展。非煤矿山外包队伍清退、沂水县监管治理做法、危化品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等重点工作经验被应急部、省厅发文推广。
03稳步提升本质安全生产水平
一是精准监管能力得到新提升。围绕“人、机、物、环、管”安全五要素,加快推进全要素评价,完成8731家企业的风险辨识、管理评价。全市162个乡镇街道(园区)完成安全管理规范化建设,明确乡镇专业监管人员312名、村居网格员1.53万名,提升了基层安全治理能力。
二是企业自治能力得到新提升。组织同类工艺、行业8853家企业,建立“行业治理联盟”,推动互帮互助、互查互促、共同提升。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学习大培训大考试”专项行动,完成9563名企业负责人安全教育培训,合格率由2019年46.8%提高到目前的98.7%。
三是人员素质能力得到新提升。全面完成应急管理综合执法队伍改革,推动打造专业化、一体化、高素质应急执法队伍。持续在重点行业推广隐患排查手册、岗位安全明白卡“一册一卡”,1.06万家重点企业已推广落实。
四是社会监督能力得到新提升。严格落实有奖举报、“公告牌”“吹哨人”制度,全市1.15万家企业设立举报公告牌、接办安全生产举报1895件、发放企业内部奖励849万,均为全省第一。
04毫不放松做好应急处突准备
一是指挥体系更加健全。出台《应对极端天气停课和停工停业工作指导意见》,建立以台风、暴雨、暴雪等预警信号为“动令”的应急响应机制,调动各方共同应对自然灾害。打造“乡村为主,预警到户”的市、县、乡、村、监测责任人五级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体系,实现地质灾害精准监测防控。
二是应急力量更加过硬。编制《临沂市应急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建强21类市级专业队伍、15支县区综合消防救援队伍,建成67处乡镇街道基层应急综合消防救援站,稳步夯实应急救援基础。三是实战经验更加丰富。省、市、县、乡四级联动,成功处置蒙阴县“10•23”森林火灾。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形势下森林防灭火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隔离网、水源地、停机坪、应急队伍建设等标本兼治20项措施。圆满完成全省防汛防台风综合应急演练,提升了应急力量联调联战能力。
2023年,全市应急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执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年”和“应急能力提升年”“双年”行动,启动“十项工程”,严控重点企业、重点环节、重点人员风险隐患,在应急力量、装备和智能化上实现新突破,全面提高应急管理治理能力和水平,全力巩固安全生产平稳形势。
01强化统筹协调指挥能力
聚焦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处突三条战线,实施专班专线专职运行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委员会、减灾委员会、防汛抗旱指挥部、森林防灭火指挥部、抗震救灾指挥部等“三指两委”高效运转,带动部门衔接配合,凝聚齐抓共管合力。
02建立常态压力传导机制
以明责、履责、问责为牵引,扎实推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坚持季度考核、“四位一体”、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四项制度”融合推动,常态化开展“双周暗查明访”,用好“一台账、两清单、双责任、双问责”监督机制,严格执行定期调度、日常考核、监督问责闭环工作机制,将压力有效传导至基层,确保措施在一线有效落实。
03精准防控安全风险隐患
聚焦矿山、危化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整治,严格落实高危环节、重点人群的物防技防措施。依托安全生产风险化解机制,结合行业特点、季节规律,用好大诊断、全要素评价,找准突出问题,有的放矢抓好风险管控。严格“村居上报、乡镇吹哨、部门报到”打非工作机制,始终保持安全生产高压严管态势。
04构建群防群治工作格局
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晨会、隐患有奖举报、全员定向培训、“一册一卡”等防范措施落实,提升源头治理能力。建设重点领域在线监测预警系统,推动高危行业安全技术改造,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深化应急管理行政执法队伍改革,推行“执法+服务”监管模式,确保执法既有“硬度”也有“温度”。
05加快提升应急处突水平
以应急能力提升三年行动为主线,健全市、县、乡三级应急力量,配套补足抢险救灾物资装备。加快推进沂蒙山区域自然灾害监测系统建设,提升森林火灾、洪涝灾害、地质灾害等灾害的监测预警精准度、覆盖面和穿透力。依托应急救援力量联调联战工作机制,以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为重点,加强各类抢险救灾队伍联动配合,提升抢大险、救大灾能力。
答记者问
01刚才提到2023年全市应急系统启动了“十项工程”,能否具体介绍一下?
2023年我们实施的“十项工程”,是全面提高应急管理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具体措施。下面我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这十项工程分别是“创优达标”工程:主要是进一步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改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强化安全基础管理。今年计划在工矿商贸领域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重点突出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金属冶炼等高危行业。“诊断评价”工程:这项工作我们已经坚持了三年,今年继续围绕“人、机、物、环、管”安全五要素,进一步细化检查标准,开展诊断式查体,量化赋分,分出“好中差”,落实差异化监管措施,全市计划年内完成1万家企业全要素量化评价。“高手查体”工程:聚焦重点高危企业和不放心的企业,聘请高水平专家,精准“把脉问诊”,切实排查化解一批重大隐患。“安全培训”工程:各县区组织辖区企业全体员工自主学习、全岗轮训、统一考试,特别是落实好“刷脸+考试”制度,年内实现监管企业全覆盖。“警示教育”工程:建立事故综合治理工作机制,落实事故调查处理“四项机制”和“八项规定”,强化事故警示、挂牌督办、停产整顿和联合惩戒等措施。“企业自治”工程:依托“大手拉小手联手共治联盟”,探索建立双向反馈推动机制,进一步增强企业联盟自治的参与度,提炼总结、复制推广企业在一线探索实施的务实管用措施。“社会监督”工程:持续深化安全生产有奖举报制度,引导鼓励企业建立内部有奖举报制度,加大社会有奖举报宣传力度,延伸用好“12345•临沂首发”和群众来信来访等多重渠道。“应急基础”工程:就是要在基层应急能力建设上实现实质性突破,确保基层应急消防救援站建设按时完成建设任务。“防救提升”工程:主要是抓好森林防灭火和防汛抗旱两条主线,常态坚持“一周一督导、一周一通报”工作机制,加快推进《关于全面加强新形势下森林防灭火工作的实施意见》、沂蒙山区域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等重大决策、重点工程落实。“联调联战”工程:各县区建立分级指挥和专业指挥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完善部门联调联战工作机制。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分别组织开展全链条、体系化综合应急演练,另外,各级应急管理机构聚焦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处突三条战线,实施专班专线专职运行机制。
02今年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年”实施年,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意义?
为进一步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强化安全基础管理,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生产安全事故,我们将2023年定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年”实施年,突出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化工医药、涉氨制冷、粉尘涉爆等重点行业,有序、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涵盖了增强企业人员安全素质、提高装备设施水平、改善作业环境、强化岗位责任落实等各个方面,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系统工程,有利于全面促进企业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通过标准化评审,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等级,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出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和管理水平,是实施安全生产分类指导、分级监管的重要依据。
2月10日,市应急局组织召开了工矿商贸企业标准化建设和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标准化工作会议,观摩非煤矿山、危化品、粉尘涉爆、铝加工等不同行业领域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先进经验做法,明确企业标准化评级的申请、受理、考评、审核、认定、公告等相关工作程序和制度,指导县区高质量推进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并强化标准化常态长效运行要求,切实以企业标准化创建为抓手,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我们将加强对企业标准化创建的帮扶和指导,并完善激励机制,通过将定级结果向银行、保险等主管部门通报,从安责险优惠、工伤保险费率下浮、优先提供信贷、优先评先评优等措施,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运行,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