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平邑县:“桃萄之乡”武台镇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沂蒙好例

鲁南经济网   2024-11-09

       鲁南经济网讯  临沂市平邑县武台镇把黄桃种植与葡萄种植作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沂蒙好例的具体做法,建成远近闻名的桃萄之乡。全镇1.5万家农户,超1.1万从事果品种植。其中,6800家从事黄桃种植、4500家从事葡萄种植,全年果品总产值近7亿元。


       作为全国“三大黄桃产地”之一,武台镇的黄桃种植历史可追溯到战国时期。这里出产的桃子因果肉金黄、酸甜可口,曾被奉为祭祀蒙山的贡品。2005年8月,武台镇被中国果品协会命名为“中国黄桃之乡”。2011年3月,“武台黄桃”成功注册中国地理标志商标。



        “受前期冰雹、后期干旱洪涝灾害影响,今年的黄桃品质和产量都出现了明显下滑,果农收入颇受影响。”目前,在武台镇北部黄桃连片种植基地,我们遇到了正在林下作业的武台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咸西峰,他告诉记者,现在到今后一段时间,是黄桃田间管理的关键期,除草、松土、施肥,一步也不能马虎,为来年有个好收成打好基础。


       武台镇是全国最大的黄桃生产基地,参与黄桃种植的农户有6800家、总面积3万余亩,黄桃年产值达3.86亿元,是北部村民的重要收入来源。近年来,该镇为争取果品定价权,持续在延长产业链上下功夫,先后兴建冷库9处,黄桃加工生产线4条,果脯加工车间2处,果酒生产厂1家,有效解决了“桃贱伤农”问题。



       同时,积极拓宽黄桃销售渠道。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全镇共成立合作社47家、联合社1家,不仅规范了黄桃市场秩序,还增加了村集体收入。鼓励电商发展,投资1200万元建设直播电商孵化基地,开通助农电商共享直播间,按照预约时间免费向农户开放,打开了农副产品的互联网销售市场。目前,武台镇共有电商从业者4000多人,注册网店1200余家,年网络交易额突破5亿元,“武台黄桃”销售额超1.5亿元。


       随着电商队伍的壮大和果农收入的增加,武台镇也被评为“中国淘宝镇”和全市首批电子商务示范镇。


       走进葡萄沟片区联合党委的产品展示区,黄桃、葡萄、果脯琳琅满目,红白黄绿各色果酒交相辉映,让人垂涎欲滴;产品研发部、农残检测部、产品化验室、电商直播间一应俱全,确保所有产品的合格下线与销售。从地头到餐桌,从源产地到全国各大市场,在这里,让人宛如看到了一枚枚果实的全生命周期。


       近年来,武台镇党委、政府立足镇域实际,积极整合生产要素,优化农业结构,补齐产业链条,鼓励农民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禀赋发展果品种植,“兴一产、拓二产、融三产”的产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水阔好渡舟,船大行得远。1982年,武沟村巨峰葡萄的引进,翻开了武台镇葡萄种植的崭新一页,参与葡萄种植的农户达到4500家。


       “我们把10个种植大户、1个家庭农场和11个合作社组织起来,抱团发展。今年,联合社年总收入300多万元,合作社平均收入20余万元。3806户、1.2万名果农,亩纯收入超2万元。”葡之梦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负责人赵志肖说,目前,该联合社的葡萄种植面积已达11260亩。


       北黄桃,南葡萄。武台镇党委书记胡海洋表示,该镇将以片区推进为抓手,坚持不懈做好蔬果产业,形成品牌、打造样板,持续提升“桃萄之乡”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推动农副产品“进城入市”,促进农民增收、集体壮大,以务实举措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来源: 鲁南经济网

编辑: 思如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