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经济网讯 今年以来,沂南县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护航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聚焦攻坚涉企执法问题、提升涉企执法质效、完善执法制度建设、纪检数字赋能执法4个切口靶向发力,全面推动涉企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提档升级,全力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为让执法规范实现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沂南县实行专班实体化运作,县乡同步推进。各行政执法部门排查梳理并建立涉企执法问题和风险点自查清单,解决发现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3项,建立和完善制度32项,6个执法单位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处置执法领域干部10人次。成立督导检查组,在全县层面开展涉企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整治督导3次,对41个重点执法部门进行全覆盖检查。
今年,沂南县建立了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热线信息合作共享机制,每月筛选分析研判全县涉及执法投诉的工单,调查核实处置,并聘任18名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切实提高群众、企业满意度。同时,通过探索实行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双随机”工作法、交叉评查法,对抽取的执法案卷开展“全面体检”,逐卷出具“体检报告”,并对反馈问题整改情况开展“复查”,已累计抽查评查发现并整改问题85项,以案卷评查“小切口”助推执法质量提升“大文章”。
创新实施涉企行政执法“三书同达”制度,是沂南县执法理念实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具体措施。该县印发试行制度,指导行政执法部门向违法企业制发《行政处罚决定书》,一并向违法企业送达《行政合规建议书》和《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告知书》。分步实施涉企行政合规指导清单化管理,指导应急管理、市场监督管理、生态环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重点涉企执法单位率先制定合规指导清单。 (下转A2版)(上接A1版)截至目前,已同步出具《行政合规建议书》和《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告知书》152份,有效增强了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以交通系统为试点推广说理式行政执法,以应急系统为试点实行“预告执法”,实现了执法“温度”和“力度”双提升。该县还探索构建“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事后回访”的行政执法模式,持续推动行政执法“轻微违法不罚”“首次违法不罚”政策落实,今年以来,已适用轻微不罚、免罚案件360件。
今年,沂南县聚焦纪检数字赋能,执法检查实现由多头型向综合型转变。要求每月25日前,各执法单位对当月上级部署专项检查、投诉举报等检查计划同步提前报备平台。同时,该县积极梳理跨部门联合检查事项清单,明确行业领域牵头部门,积极推动跨部门之间、部门内部监管科室之间组织实施联合检查,做到“应联尽联”,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今年以来,全县行政执法部门使用平台已完成检查1509次,联合检查率18.2%,有效避免了短时间内重复扰企。
结合推进清廉机关建设,沂南县探索对应急管理、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等重点执法部门涉企执法权力运行进行“嵌入式”监督,通过“数字纪检”平台,实现期限预警、干预预警、裁量预警,做到对异常数据的实时抓取、综合分析,并向县纪委开放端口、定期推送,线上预警、线下核查,倒逼部门执法规范有序,让企业轻装上阵。沂南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自运行数字纪检平台以来,共预警核实超期结案案件10起,预警多次违法案件6起,排查裁量预警100余起,约谈超期结案人员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