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平邑:父子俩的茶山接力

鲁南经济网   2025-05-09

鲁南经济网讯  “五一”假日期间,平邑县仲村镇云头山茶园里热闹非凡,前来旅游、研学的客人络绎不绝,五天时间就接待了300多人。


云头山坐落在临沂、泰安两市交界处,地处偏僻,沉寂多年,如今一下子成了打卡地。这一切的改变,还得从十多年前一对父子的茶山接力说起。




2011年,老家日照的退伍军人王剑峰,回到妻子的家乡平邑县仲村镇北部的云头山下,将云头山的千亩荒山承包下来,拿出多年的积蓄和全部精力,修路、整地、栽茶、引水上山,开始圆他的茶山梦。


王剑峰一干就是10多年,由他挑头成立的鲁蒙茶业专业合作社日渐壮大,辐射带动周边6个村、500余户发展金银花种植。如今,站在云头山上望去,千亩茶园郁郁葱葱,金银花漫山遍野,微风拂过,茶香四溢。


山中不知岁月长,金花银花年年开,不知不觉间,儿子王祥辉大学毕业了。




“父亲拓荒我开路,我要扎根这片山林,用学到的知识,让这片土地焕发新的生机。”王祥辉说,他在合作社实习时发现,当地的产品虽好,但缺品牌、缺渠道,产业化程度低。2023年大学毕业后,他毅然决然放弃父母在青岛给安排的工作,返回平邑,注册成立了平邑县鲁蒙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接过了父亲的茶山接力棒,为鲁蒙合作社的发展续航加力。


单纯靠卖初级产品,金银花产业很难发展壮大。当时,鲁蒙合作社正处于发展的瓶颈期,要实现突破,就必须拉长产业链条。思想活跃的王祥辉决定打破单一的茶产业模式,走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子,依托云头山茶山基地,推动研学、特色餐饮、乡村旅游多元化齐头并进,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拓宽增收渠道。


没有品牌的产品走不远,王祥辉把切入口选在“鲁蒙品牌”打造上。


在校期间,王祥辉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其中就有AI平面设计。于是,他根据自己掌握的鲁蒙信息,先后设计了“邑城红袖”“邑城花·红”“邑城花·黄”“金银花发酵茶”等多款作品,用于产品品牌包装设计,产品销售迅速火爆。之后,鲁蒙合作社又委托王祥辉带领他的同学团队陆续设计了“崮上金花”“崮上银花”两款沂蒙崮文化产品,成为继“邑城红”后鲁蒙推出的又一精品品牌。


品牌一步步打响,还需要传播渠道。他敏锐地抓住电商风口,在县镇新联会的支持下,大胆入股山东金花银花传媒公司,投入到直播电商发展中。




王祥辉这位00后”一开播,就引来铺天盖地的流量,他先后进驻淘宝、抖音、快手等平台,亲自直播带货,推介当地特色金银花茶及附属产品,短短半年时间销售额大幅提升,带动了周边村庄的抖音电商发展。随之,云头山也很快火出了圈,迅速成为颇有名气的文旅打卡地。


儿子的“新玩法”让王剑峰既惊讶又欣慰,他自己也没闲着,琢磨着如何引领周边群众发展茶产业。这对“父子兵”上阵,演绎出“新农人”+“老把式”的乡村共富新模式。


鲁蒙合作社创新采用“土地入股”的新模式,吸收周边农户加入其中。合作社免费提供金银花苗木、技术指导,监管农户生产过程和农药化肥规范化使用,合作社全部市场价回收农户鲜金银花。年底,合作社根据社员交售的金银花数量,按照每公斤2元的标准进行二次奖补,仅此一项,入股社员每亩增加收入500元至1000元。


如今,云头山的产业链越拉越长:茶叶加工、特色餐饮、乡村旅游、电商直播……曾经的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望着满山葱茏,王剑峰感慨不已:“十年前我栽下的是茶苗,现在收获的不仅是产业,更是两代人的梦想。”孙成思 闫春秀

来源: 鲁南经济网

编辑: 子萱

相关资讯